close

在2017.08.03晚上七點時

我參與了一場知識盛會

這是TFT(Teach For Taiwan)主辦的演講

7/29-8/3每日都有一場探討不同議題的演講

由劉安婷與一位TFT教師邀請外界不同領域的講者

一起來場討論會

▼今日是最後一場,演講主題為「我們這一代的社會參與」

當初朋友邀請我參加時

為什麼會選擇這天的主題呢?

因為我覺得自己最缺乏社會參與這方面的知能

老實說,我會關心年輕人的社會熱門議題,但卻很少真正的去涉入

「太陽花學運」算是我較積極參與、涉略的社會運動

那時會去網路上瀏覽相關資訊,也會參與學校相關活動、演講,也有到現場參與靜坐抗議

但我也曾反思著,我是否只是盲從,是否我也在其中不夠理性

甚至在當時還因立場、作法不同,與當時的男友吵架

現在想來,那時很熱血也很不懂事,但也沒有後悔著這滿腔澎湃

只是會反省著當下的思維模式與反應

在事後反思著...

1. 我是受到了這氛圍感染而跟進,還是我真的有意識地在思考?

因為當時也有很多質疑聲浪,認為很多人只是盲從,只是抱著跟流行的心態

有部份人並非打從心裡知道這場抗爭與發生是為了什麼

在和朋友討論得過稱中,我難免也會擔憂自己是這麼盲目的一份子

但我想...應當不是吧!但說真的,跟很多人比起來,我的熱衷程度與參與程度是遠遠不足

這樣在這場運動裡,該算是如何定位呢?

2. 我是否真的敞開心胸去接納與我不同的聲音

在這場運動裡,我很用力地表達了自己的聲音

但當我的朋友與我不同時,我真的敞開心房去接受了嗎?

即使不舒服、聽來不順耳,他們也的確有表達的權利、有選擇立場的權利,就如同我捍衛我的一樣

那我為何要用這麼尖銳的姿態去辯駁、去維護自己認為的真理、去踩別人的界線,只為與別人爭奪自己的一席位

記得太陽花學運時,我也有在臉書發文稍表立場

有較年長的師長十分不以為然

在下方回應不認同

卻也引來我同輩友人們的撻伐

成了網路筆戰,老師甚至憤而刪我好友

我一方面感謝相挺的朋友

一方面也覺得,這是衝突的爭端

是我引起的,我對了嗎?

我和平讓它落幕了嗎?

不可否認的是,我也在滿腔熱血時,忘了顧及他人

外面雨綿綿,剛好最近的心情也沈甸甸

想找一個可以散心之處

覺得需要養份、需要靜心

我沒有信仰,但想為我的態度、我的方向找到屬於我自己的信仰

我還在尋找、還在建構

還在從我給自己留的傷疤中復原

於是我在這兒找到了一點原則

有時在別人的智慧結晶裡找到連結

找到那盞黑夜裡的燭燈

  ▼這場演講由劉安婷、許菁芳、大寶老師共同演講。

我欣賞安婷

自信、大方、幽默、邏輯、冷靜與貼心

在言談之中灑落魅力

 

在演講裡

總有某幾句能那麼命中的打到心底

汪洋深底裡的微光

讓我抓住它,期盼靠它更近

一絲明確又模糊的原則   

 

我也欣賞大寶老師,積極的參與、涉入

勇敢踏入自己原本謾罵的現場

還一度聽著分享,聽到眼眶泛淚

我也欣賞菁芳,但與兩位不同的是,我想從書認識她,我對於她的過去、她描述的環境、她的名氣、她的作品皆不了解,於是與友人借了她的書,想一探究竟!

 閱樂書店環境好美

 ▼聽完演講後,決定來閱讀一下許菁芳的「台北女生」 

透過這本書,我借用了她的視野、角度、態度和目光在審視這個世界、參與她的人生

台北女生,留學生,分手,戀愛,研究生,孤寂,成長的變

嚐嚐這其中滋味,有我熟悉的,也有我不熟悉的

在其中摸到相似時,印證那些我經歷的、感受的、認同的

也在其中俯拾那些我未曾經歷的、幻想著的,苦痛的夢

我從這本書閱讀她的故事

用他的方式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旅者兼吃貨の璇 的頭像
    旅者兼吃貨の璇

    旅者與吃貨交織

    旅者兼吃貨の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